成语大全

形容总能听到的成语(26个)

  • 1、博士买驴  [ bó shì mǎi lǘ ]

    释义: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2、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3、大街小巷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释义: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 4、耳濡目染  [ ěr rǔ mù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5、耳闻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释义: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6、耳闻则诵  [ ěr wén zé sòng ]

    释义: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7、妇孺皆知  [ fù rú jiē zhī ]

    释义: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 8、怪诞不经  [ guài dàn bù jīng ]

    释义: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出处:明 凌濛初《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 9、过目不忘  [ guò mù bù wàng ]

    释义: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 10、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释义: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 11、街谈巷议  [ jiē tán xiàng yì ]

    释义: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 12、老生常谈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释义: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 13、目濡耳染  [ mù rǔ ěr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14、习以为常  [ xí yǐ wéi cháng ]

    释义: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出处:《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 15、喜闻乐见  [ xǐ wén lè jiàn ]

    释义: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 16、下笔成章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 17、置若罔闻  [ zhì ruò wǎng wén ]

    释义: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 18、众所周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 ]

    释义:大家普遍知道的。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19、充耳不闻  [ chōng ěr bù wén ]

    释义: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20、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释义: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21、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释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22、耳习目染  [ ěr xí mù rǎn ]

    释义: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 23、耳闻目染  [ ěr wén mù rǎn ]

    释义: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

  • 24、耳濡目及  [ ěr rǔ mù jí ]

    释义: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 25、耳濡目击  [ ěr rǔ mù jī ]

    释义: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 26、耳染目濡  [ ěr rǎn mù rǔ ]

    释义: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形容听到次数特别多的成语

    百年不遇,百思不得其故,百战不殆,百炼成刚,饱经沧桑,卑身屈体,兵多将广,不一而足,不好意思,不壹而三,不计其数,草船借箭,层出叠见,层见错出,车载斗量,尘羹涂饭,城下之辱,成千累万,成千上万,辞不获命,道长争短,等价连城,底死谩生,定乱扶…
    阅读:1448次
  • 形容听到就厌烦的成语

    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胜其烦,陈词滥调,鸡零狗碎,苦口婆心,老生常谈,老调重弹,七零八碎,勤俭节约,诲人不倦
    阅读:2900次
  • 形容歌曲好听到赞美的成语

    哀而不伤,巴人下里,不绝于耳,缠绵悱恻,肠回气荡,长歌当哭,初试啼声,吹弹歌舞,吹竹调丝,动人心弦,动人心魄,独自乐乐,顿挫抑扬,遏云绕梁,夫唱妇随,抚掌击节,感人至深,干酒嗜音,感心动耳,甘酒嗜音,高歌猛进,歌舞升平,狗马声色,顾曲周郎,…
    阅读:2492次
  • 形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的成语是什么

    鸦鹊无声,掷地有声
    阅读:3423次
  • 形容很多人听到的成语

    比肩接踵,车如流水马如龙,车水马龙,成群结队,稠人广众,川流不息,沸沸扬扬,纷至沓来,觥筹交错,冠盖如云,冠盖相望,轰动一时,户限为穿,花花世界,荒淫无耻,挥汗成雨,火树银花,掎裳连襼,济济一堂,家家户户,肩摩毂击,接连不断,接踵而至,接踵…
    阅读:1656次
  • 形容害怕听到一点声音的成语

    诚惶诚恐,大惊失色,怛然失色,担惊受怕,胆战心寒,胆裂魂飞,骨寒毛竖,骇人听闻,寒毛卓竖,汗不敢出,汗流浃背,惶惶不安,恐后争先,唯唯连声,唯唯诺诺,唯唯否否,闻风丧胆,心神不安,业业兢兢,强头倔脑,胆战心惊,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胆颤心惊
    阅读:1404次
  • 形容一直听到的成语

    不知不觉,充耳不闻,大街小巷,耳濡目击,耳染目濡,耳习目染,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濡目及,耳闻则诵,耳闻目睹,耳闻目染,妇孺皆知,怪诞不经,过目不忘,骇人听闻,街谈巷议,老生常谈,目濡耳染,朝三暮四,置若罔闻,习以为常,博士买驴,下笔成章,…
    阅读:2261次
  • 形容每天都能听到的成语

    不厌其烦,不厌其繁,不知不觉,充耳不闻,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老生常谈,千篇一律,日复一日,条分缕析,置若罔闻,周而复始
    阅读:31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