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fǎnɡ fú
- ㄈㄤˇ ㄈㄨˊ
- 髣髴
- deyr dexj
词典解释
⒈ 隐约,依稀。
⒉ 约略的形迹。
⒊ 类似,好像。
⒋ 引申为比似,比并。
⒌ 仿照,模仿。
⒍ 大约,几乎。
引证解释
⒈ 隐约,依稀。
引《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洪兴祖 补注:“《説文》云:髣髴,见不諟也。”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
唐 李绅 《华山庆云见》诗:“依稀来鹤态,髣髴列仙羣。”
宋 梅尧臣 《和王舍人<忆省中小桃>》:“髣髴物华先上苑,依稀歌吹下 昭阳。”
清 唐孙华 《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⒉ 约略的形迹。
引《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
晋 潘岳 《悼亡诗》:“帷屏无髣髴,翰墨有餘跡。”
宋 苏轼 《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无復存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翻今之《易》与《书》,间能得其髣髴。”
⒊ 类似,好像。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曾髣髴其若梦,未一隅之能睹。”
李善 注:“《説文》曰:彷彿,相似,见不諦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于是以 亮 为右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曹操 智计殊絶於人,其用兵也,髣髴 孙 吴。”
宋 苏轼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诗:“近者戯作《凌云赋》,笔势髣髴《离骚经》。”
闻一多 《诗与批评·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髣髴真珠攒在艺术之王的龙衮上。”
⒋ 引申为比似,比并。
引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西汉 之文,后世莫能髣髴。”
明 方孝孺 《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观 褚公 所书哀册,岂后人所可髣髴哉!”
⒌ 仿照,模仿。
引明 焦竑 《焦氏笔乘·龟山不轻解易》:“尝谓説《易》须髣髴圣人之意,然后可以下笔。”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致画师数辈,为言姿态折曲,髣髴追写,卒不肖。”
⒍ 大约,几乎。
引《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脊上缝箇服子,髣髴亦高五尺。”
唐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 东都 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緡二三千。”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废兴髣髴无旧老,气象寂寞餘山川。”
国语辞典解释
⒈ 似乎、好像、近似。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髣髴三更。」也作「仿佛」、「仿佛」。
近类似 好像
近义词、反义词
翻译
词语拆字
『髣髴』(fang|fu|)同音词
- 防夫1.守卫之士卒。
- 防辅1.三国魏官名。设于诸王之国中﹐以监察诸王之行动。
- 防腐用药品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有机体腐烂:~剂。
- 鲂鮄1.鱼类的一科。也称火鱼﹑竹麦鱼。体延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部有骨板。胸鳍下部有指状鳍条,在水底能爬行。生活在海中。
- 仿佛①似乎;好像:他干起活来~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②像;类似:他的模样还和十年前相~。
- 髣拂1.隐约,依稀。
- 方幅1.指规模方正。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 方府1.国库。因纳四方所贡﹐故称。
- 房箙1.盛箭之器。
- 坊夫1.里坊的杂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