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xū xié
- ㄒㄨ ㄒ一ㄝˊ
- 虛邪
- ho ahtb
词典解释
⒈ 虚伪邪恶。
⒉ 中医指致病的邪气。邪气乘虚而入,令人致病,故称。
引证解释
⒈ 虚伪邪恶。
引《管子·弟子职》:“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
尹知章 注:“虚谓虚伪。”
⒉ 中医指致病的邪气。邪气乘虚而入,令人致病,故称。
引《素问·上古天真论》:“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王冰 注:“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灵枢经》曰:‘邪气不得其虚,不能独伤人也。’明人虚乃邪胜之也。”
《云笈七籤》卷五七:“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者也。若此时犯冒虚邪,则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起至骨,入则伤五臟。”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譬之诊脉者,标病环集,举不足顾,惟以攻虚邪而固根本为上。”
⒊ 参见“虚徐”。参见“虚徐”。
引犹舒徐。从容不迫;舒缓。语本《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郑玄 笺:“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
马瑞辰 通释:“虚者舒之同音假借,邪者徐之同音假借。”
国语辞典解释
近义词、反义词
翻译
词语拆字
『虚邪』(xu|xie|)同音词
- 繻绁1.捉拿﹑绑缚。
- 旭蟹1.节肢动物名。体形似虾,壳背朱色,触角粗短多毛,螯扁,步脚扁平,腹部分七节,栖近海泥沙中。
- 虚猲1.亦作"虚喝"。
2.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喝"。
- 虚写1.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与正面实写相对。作者虽渲染了某些人物﹐却不使其出场﹐只让读者觉得它的存在﹐借以影响着在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例如曹禺话剧《日出》中的金八﹐鲁迅小说《药》里的夏瑜。
- 虚懈1.空虚懈怠。亦指空虚懈怠处。
- 胥邪1.见"胥余"。
- 须些1.犹少许。
- 许些1.少许﹔一些。
- 蓄泄1.积聚与分散;蓄存与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