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xiànɡ hù
- ㄒ一ㄤˋ ㄏㄨˋ
- 象笏
- qke tqr
词典解释
⒈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引证解释
⒈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引《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郑玄 注:“书之於笏,为失忘也。”
《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餘人。”
《新唐书·车服志》:“象笏,上圆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 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国语辞典解释
⒈ 象牙制成的手板。明代以前一至五品的高官所执。
引《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象笏,上圆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
近义词、反义词
翻译
词语拆字
『象笏』(xiang|hu|)同音词
- 相互1.两相对待的;彼此之间的。
- 相护1.互相庇护。
- 乡户1.泛指乡村住户。
2.宋代特指有恒产的平民,主要是地主,多充官府职役。
- 蠁曶1.疾速。
- 象弧1.象征天上的弧星。
2.用象牙装饰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