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夷陵火焰灭
- 拼音
- yí líng huǒ yàn miè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
- 韵脚
- 入声九屑
- 下一句
- 长平生气低
「夷陵火焰灭」出自:《过白起墓》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夷陵火焰灭」作者: 曹邺
「夷陵火焰灭」辞典释义
◎ 夷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夷·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姨。平也,易也。【詩·周頌】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又大也。【詩·周頌】降福孔夷。又安也,悅也。【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夷。又等也,儕也。【禮·曲禮】在醜夷不爭。【史記·張良傳】諸將陛下等夷。又也。【禮·喪大記】男女奉尸夷於堂。【周禮·天官·凌人】大喪共夷槃冰,牀曰夷牀,衾曰夷衾,皆依尸爲言。又夷俟,展足箕坐也。【論語】原壤夷俟。又誅滅也。【前漢·法志】戰國時,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又傷也。【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又芟也。【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夏日至而夷之。又陵夷,言凡事始盛終衰,其頺替如丘陵漸平也。【前漢·成帝紀】帝王之道,曰以陵夷。又地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國在城陽莊武縣。【莊十六年】晉武公伐夷。【註】采地。【僖二十三年】楚伐,遂取焦夷。【註】焦,譙縣,夷,城父,地。又要服。【書·禹貢】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又嵎夷,東表之地,在今登州。【書·堯典】宅嵎夷。又馮夷,河伯也。【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遊大川。【郭璞·江賦】冰夷倚浪。【天子傳】河伯無夷之所都居。【註】冰夷,無夷,卽馮夷。又【淮南子·原道訓】馮夷,泰丙之御也。【註】二人名,古之能御隂陽者。【容齊隨筆】此別是一馮夷。又女夷,風神名。【淮南子·天文訓】女夷鼓吹,以司天和。又山名。武夷,在今崇安,有十二峰九曲之勝。相傳籛鏗之子,長曰武,次曰夷,隱此得道,故名。又水名。夷水,出襄陽及康狼二山之閒。【水經】漢水過宜城,夷水注之。又鴟夷,酒器。【揚雄·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壷。【吳越春秋】吳王取子胥尸,盛以鴟夷,而投之江。【史記·貨殖傳】范蠡變名易姓,爲鴟夷子皮。又辛夷,花名。【楚辭·九歌】辛夷楣兮葯房。又留夷,香草。【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又【諡法】克毅秉政,安心好靜,曰夷。又姓。周齊大夫夷仲年之後,見【統譜】。又人名。伯夷,舜秩宗之官。又孤竹君之長子曰伯夷。又優婆夷。【梵書·翻譯名義】男曰優婆塞,女曰優婆夷,所云淸淨男女也。又與彝同。【孟子】詩云:民之秉夷。詩本作彝。又叶羊吏切,音異。【馮衍·顯志賦】攢射干雜蘼蕪兮,結木英與新夷。光扈扈而揚耀兮,紛郁郁而暢美。美音媚。新夷卽辛夷。本作。一曰古遲夷通。◎ 陵的意思
【戌集中 • 阜】陵·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8
〔古文〕夌䧙【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音凌。【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又【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又東陵,地名。【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又【玉篇】冢也。【齊語】陵爲之終。【註】以爲葬也。又【玉篇】犯也。【廣韻】侮也,侵也。【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書·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註】陵,躐也。又【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又【玉篇】慄也。又馳也。又草名。【爾雅·釋草】苕,陵苕。【註】一名陵時。又淬也。【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又【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註】峻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壽郡。又姓。【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又【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丑,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爲氏。又叶力中切,音隆。【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又叶落胡切,音盧。【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强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又與鯪同。【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又與凌通。【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註】正義曰:陵作凌,歷也。【玉篇】或作。【天子傳】作䧙。◎ 火焰的意思
⒈ 亦作“火炎”。亦作“火焰”。
⒉ 物体燃烧时所发的炽热的光华。
引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各有攸宅兮,时闔而开;火炎为用兮,化食生财。”
《元史·顺帝纪七》:“大名路 有星如火,从东南流,芒尾如曳篲,堕地有声,火燄蓬勃,久之乃息。”
瞿秋白 《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火焰熠熠的飞涌,像火山似的。”⒊ 喻红色的花苞。
引唐 白居易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诗:“紫粉笔含尖火焰,红燕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⒋ 喻鲜红的光彩。
引唐 鲍溶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天际兽旗摇火燄,日前鱼甲动金文。”
⒌ 喻激情。
引叶圣陶 《倪焕之》十八:“难道恋爱的火焰在她心头逐渐熄灭了么?”
⒍ 喻剧烈的斗争环境。见“火燄”。
引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我们的党和军队是在群众中生了根的,是在长期革命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是有战斗力的。”
◎ 灭的意思
【巳集上 • 水】灭·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总述:诗句夷陵火焰灭出自《过白起墓》。作者是唐朝诗人曹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