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唐代 · 宋之问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桐柏山头去不归。
(0)
纠错/补充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翻译和注释

赏析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拼音版

yǔ kè shēng gē cǐ dì wéi ,lí yàn shù chù bái yún fēi 。
péng lái què xià zhǎng xiàng yì ,tóng bǎi shān tóu qù bú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作者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精彩推荐

  •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
    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

  • 送杨道士往天台

    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 寄天台司马道士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 寄天台司马先生

    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人间白云返,天上赤龙迎。
    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树荣。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 送道士入天台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 寄天台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 送超上人归天台(一作送天台道士)

    天台山最高,动蹑赤城霞。何以静双目,扫山除妄花。
    何以洁其性,滤泉去泥沙。灵境物皆直,万松无一斜。
    月中见心近,云外将俗赊。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
    遗身独得身,笑我牵名华。

  • 送道士

    千年山上行,山上无遗踪。一日人间游,六合人皆逢。
    自有意中侣,白寒徒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