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山居即事

唐代 ·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0)
纠错/补充

山居即事翻译和注释

译文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是处处采菱人荡舟来归。

注释

寂寞掩柴扉(fēi),苍茫对落晖(huī)
寂寞:寂静无声,沉寂。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落晖:夕阳,夕照。

鹤巢(cháo)松树遍,人访荜(bì)门稀。
鹤巢:巢为动词,作栖宿解,不是名词“窝”的意思。荜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故衣:指莲花败叶。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líng)归。
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烟火:指炊烟。一作“灯火”。

赏析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首联二句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他引用了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诗句。顾安《唐律消夏录》谓此诗首句‘掩柴扉’三字是虚句,不是实句。其实不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无复寂寞之感。

  颔联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此联“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颈联对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馆诗》:“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最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虽然写出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山居即事拼音版

jì mò yǎn chái fēi ,cāng máng duì luò huī 。hè cháo sōng shù biàn ,rén fǎng bì mén xī 。
lǜ zhú hán xīn fěn ,hóng lián luò gù yī 。dù tóu yān huǒ qǐ ,chù chù cǎi líng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山居即事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维被攻陷长安的安禄山叛军所俘,他服药取痢,佯称瘖疾,结果被安禄山「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平叛后,凡做伪官的都判了罪,但王维因在被俘期间作《凝碧池》诗怀念朝廷、痛骂安禄山,得到唐肃宗的赞许,加之平乱有功的胞弟王缙极力营救,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右丞。但自此,王维变得更加消沉了。在半官半隐、奉佛参禅、吟山咏水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王维的诗歌创作道路大致以开元二十六年(738)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作大都反映现实,具有明显的进步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的诗作多是描山摹水、歌咏田园风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但情绪的主调却是颓唐消极的。王维不仅工诗善画,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会、相互渗透,具有独特的造诣,被苏轼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附: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有《王右丞集》。

精彩推荐

  • 韦给事山居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
    庖厨出深竹,印绶隔垂藤。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

  • 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暂别明庭去,初随优诏还。曾为鹏鸟赋,喜过凿龙山。
    新墅烟火起,野程泉石间。岩廊人望在,只得片时闲。

  • 山居雨霁即事(一作长孙佐辅诗)

    结茅苍岭下,自与喧卑隔。况值雷雨晴,郊原转岑寂。
    出门看反照,绕屋残溜滴。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
    篱崩瓜豆蔓,圃坏牛羊迹。断续古祠鸦,高低远村笛。
    喜闻东皋润,欲往未通屐。杖策试危桥,攀萝瞰苔壁。
    邻翁夜相访,缓酌聊跂石。新月出污尊,浮云在巾舄。
    常隳腐儒操,谬习经邦画。有待时未知,非关慕沮溺。

  • 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初归故乡陌,极望且徐轮。近野樵蒸至,平泉烟火新。
    农夫馈鸡黍,渔子荐霜鳞。惆怅怀杨仆,惭为关外人。

  • 山居即事四首

    桂树秋来风满枝,碧岩归日免乖期。
    故人尽向蟾宫折,独我攀条欲寄谁。
    不傲南窗且采樵,干松每带湿云烧。
    庖厨却得长兼味,三秀芝根五朮苗。
    万事翛然只有棋,小轩高净簟凉时。
    阑珊半局和微醉,花落中庭树影移。
    无邻无里不成村,水曲云重掩石门。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 山居即事二首

    君山苍翠接青冥,东走洮湖上洞庭。茅屋向阳梳白发,
    竹窗深夜诵丹经。涌泉回泬鱼龙气,怪石惊腾鸟兽形。
    为问前时金马客,此焉还作少微星。
    不是幽栖矫性灵,从来无意在膻腥。满川风物供高枕,
    四合云山借画屏。五鹿归来惊岳岳,孤鸿飞去入冥冥。
    君阳遁叟何为乐,一炷清香两卷经。

  •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
    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 山居雨霁即事

    结茅苍岭下,自与喧卑隔。况值雷雨晴,郊原转岑寂。
    出门看反照,绕屋残溜滴。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
    篱崩瓜豆蔓,圃壤牛羊迹。断续古祠鸦,高低远村笛。
    喜闻东皋润,欲往未通屐。杖策试危桥,攀萝瞰苔壁。
    邻翁夜相访,缓酌聊跂石。新月出污尊,浮云在中舄。
    常隳腐儒操,谬习经邦画。有待时未知,非关慕沮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