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贻友人喻坦之

唐代 · 李频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
修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0)
纠错/补充

贻友人喻坦之翻译和注释

赏析

贻友人喻坦之拼音版

cóng róng xīn zì qiē ,yǐn shuǐ shèng xián bēi 。gòng zài shān zhōng zhǎng ,xiàng suí què xià lái 。
xiū shēn kōng yǒu dào ,qǔ shì gè wú méi 。bú xìn shēng píng dài ,zhōng yí cǎo zé c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贻友人喻坦之作者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宣宗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李频针对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适遇荒年,遂开仓赈济,并进而教育百姓开发水利,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善政传闻唐室,懿宗给予嘉许,后李频升侍御史,调都官员外郎。乾符年间李频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浙江衢州开山700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诗:“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足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李频死后,建州父老将他卜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庙今已荒废。

李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纪念。天复年间(901~904),李频的儿子将父母棺柩运回家乡埋葬,途中遇战乱,无法运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泽的大乌洲。于是李频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泽,今人称之为:“梨山李氏”。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精彩推荐

  • 贻美人

    诸侯帐下惯新妆,皆怯刘家薄媚娘。宝髻巧梳金翡翠,
    罗裙宜著绣鸳鸯。轻轻舞汗初沾袖,细细歌声欲绕梁。
    何事不归巫峡去,故来人世断人肠。

  • 贻友人

    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不应相见老,只是别离频。
    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傥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

  • 贻隐者

    回报隐居山,莫忧山兴阑。求人颜色尽,知道性情宽。
    信谱弹琴误,缘崖劚药难。东皋亦自给,殊愧远相安。

  • 闻两河用兵因贻友人(茅山兼寄李丛时两河用兵)

    故人日已远,身事与谁论。性拙难趋世,心孤易感恩。
    秋悲怜宋玉,夜舞笑刘琨。徒有干时策,青山尚掩门。

  • 下第贻友人

    身在关西家洞庭,夜寒歌苦烛荧荧。人心高下月中桂,
    客思往来波上萍。马氏识君眉最白,阮公留我眼长青。
    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

  • 寄唁张乔喻坦之

    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
    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何当见尧日,相与啜浇漓。

  • 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

    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衣泪潜生竹枝曲,
    春潮遥上木兰舟。事随云去身难到,梦逐烟销水自流。
    昨日欢娱竟何在,一枝梅谢楚江头。

  • 送德清喻明府

    棹返霅溪云,仍参旧使君。州传多古迹,县记是新文。
    水栅横舟闭,湖田立木分。但如诗思苦,为政即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