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送友人往振武

唐代 · 李频
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
(0)
纠错/补充

送友人往振武翻译和注释

赏析

送友人往振武拼音版

fēng shā yáo jiàn shuō, dào lù tì jūn chóu. br qì yè xīng chuí dì, yún míng huǒ shàng lóu. br br zhēng hóng cí sāi xuě, zhàn mǎ shí biān qiū. br bù gòng jiāng jūn yǔ, hé yīn yǒu qù liú. b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送友人往振武作者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宣宗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李频针对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适遇荒年,遂开仓赈济,并进而教育百姓开发水利,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善政传闻唐室,懿宗给予嘉许,后李频升侍御史,调都官员外郎。乾符年间李频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浙江衢州开山700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诗:“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足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李频死后,建州父老将他卜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庙今已荒废。

李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纪念。天复年间(901~904),李频的儿子将父母棺柩运回家乡埋葬,途中遇战乱,无法运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泽的大乌洲。于是李频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泽,今人称之为:“梨山李氏”。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精彩推荐

  • 送柳判官赴振武

    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
    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 送客归振武

    骏马事轻车,军行万里沙。胡山通嗢落,汉节绕浑邪。
    桂满天西月,芦吹塞北笳。别离俱报主,路极不为赊。

  • 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 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 送振武张尚书

    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抚背恩虽同骨肉,
    拥旄名未敌功勋。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旌旆仍将过乡路,
    轩车争看出都门。人间文武能双捷,天下安危待一论。
    布惠宣威大夫事,不妨诗思许琴尊。

  •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
    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

  •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

    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戎旆暂停辞社树,
    里门先下敬乡人。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
    自笑平生夸胆气,不离文字鬓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