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

唐代 · 韩偓
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半明半暗山村日,
自落自开江庙花。数醆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
(缺二句)
(0)
纠错/补充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翻译和注释

赏析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拼音版

fǎng dài chuán huí jiāo wài bó ,gù xiāng hé chù wàng tiān yá 。bàn míng bàn àn shān cūn rì ,
zì luò zì kāi jiāng miào huā 。shù zhǎn lǜ pēi sāng luò jiǔ ,yī ōu xiāng mò huǒ qián chá 。
(quē èr j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作者

韩偓(844─914以后),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十岁能诗,曾得其姨夫李商隐赞许,称其「皱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始佐河中幕府,累迁左谏议大夫。天复元年(901),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从昭宗至凤翔,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深得昭宗信任,屡欲擢为宰相,均辞谢不受。偓为人正直,后因不阿附朱温,受排斥贬官。天祐二年(905),复召为学士,不敢入朝,携家入闽,依闽王王审知而终。其诗工于七言近体,词彩绮丽,悱恻柔婉。部分诗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所著《香奁集》多写闺中艳情,有「香奁体」之称。著有《玉山樵人集》、《香奁集》。《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

精彩推荐

  •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千岁鹤归犹有恨,
    一年人住岂无情。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 出官经硖石县(天复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
    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
    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 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

    凄凄恻恻又微嚬。欲话羁愁忆故人。薄酒旋醒寒彻夜,
    好花虚谢雨藏春。萍蓬已恨为逋客,江岭那知见侍臣。
    未必交情系贫富,柴门自古少车尘。

  •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 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己巳)

    何处遇蔷薇,殊乡冷节时。雨声笼锦帐,风势偃罗帏。
    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绿疏微露刺,红密欲藏枝。
    惬意凭阑久,贪吟放醆迟。旁人应见讶,自醉自题诗。

  •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