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宋代 · 佚名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0)
纠错/补充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涉:过,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他的,代词。自:从。坠:落。于:在,到。遽:急忙,立刻。契:用刀雕刻,刻。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吾:我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其:他,代词。求:找,寻找。之:剑,代词。 矣:了。而:然而,表转折。若:像。此:这样。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辨析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拼音版

chǔ rén yǒu shè jiāng zhě ,qí jiàn zì zhōu zhōng zhuì yú shuǐ 。jù qì qí zhōu ,yuē :“shì wú jiàn zhī suǒ cóng zhuì 。”zhōu zhǐ ,cóng qí suǒ qì zhě rù shuǐ qiú zhī 。zhōu yǐ háng yǐ ,ér jiàn bú háng ,qiú jiàn ruò cǐ ,bú yì huò h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作者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精彩推荐

  • 楚人为诸御己歌(薪乎菜乎)

    【楚人为诸御己歌】 薪乎菜乎。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1],兰泽多芳草[2]。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 还顾望旧乡[4],长路漫浩浩[5]。 同心而离居[6],忧伤以终老[7]。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子鱼论战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 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
    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日望衡门处,心知汉水濆。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群。
    间气生灵秀,先朝翼戴勋。藏弓身已退,焚藁事难闻。
    旧业成青草,全家寄白云。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
    山带寒城出,江依古岸分。楚歌悲远客,羌笛怨孤军。
    鼎罢调梅久,门看种药勤。十年犹去国,黄叶又纷纷。

  •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

    宁岁常有备,殊方靡不宾。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
    讲事一临幸,加恩遍抚巡。城高凤楼耸,场迥兽侯新。
    饮羽连百中,控弦逾六钧。拣材尽爪士,受任皆信臣。
    光赏文藻丽,便繁心膂亲。复如观太清,昭烂垂芳辰。

  •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彩仗列森森,行宫夜漏深。殳鋋方启路,钲鼓正交音。
    曙月思兰室,前山辨谷林。家人念行役,应见此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