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南北朝 ·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0)
纠错/补充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注释⑴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作沈子。归又作之。⑵罟(gǔ )( 古)师:渔人。此指船夫。⑶临圻(qí):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鉴赏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后人对此诗评价颇高,尤其是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拼音版

yáng liǔ dù tóu háng kè xī ,gǔ shī dàng jiǎng xiàng lín qí 。
wéi yǒu xiàng sī sì chūn sè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sòng jun1 g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五六年,王维被攻陷长安的安禄山叛军所俘,他服药取痢,佯称瘖疾,结果被安禄山「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平叛后,凡做伪官的都判了罪,但王维因在被俘期间作《凝碧池》诗怀念朝廷、痛骂安禄山,得到唐肃宗的赞许,加之平乱有功的胞弟王缙极力营救,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右丞。但自此,王维变得更加消沉了。在半官半隐、奉佛参禅、吟山咏水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王维的诗歌创作道路大致以开元二十六年(738)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作大都反映现实,具有明显的进步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后期的诗作多是描山摹水、歌咏田园风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但情绪的主调却是颓唐消极的。王维不仅工诗善画,且精通音律,擅长书法。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在审美趣味上相互融会、相互渗透,具有独特的造诣,被苏轼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附: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有《王右丞集》。

精彩推荐

  • 送沈记室夜别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送沈校书吴中搜书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
    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

  • 送张舍人之江东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 送沈少府还江宁

    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斜日背乡树,春潮迎客船。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 送沈仲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 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 送沈侯之京

    悠悠旌旆出东楼,特出仙郎上帝州。刘旻才高能富国,
    萧何人杰足封侯。关河弱柳垂金缕,水驿青帘拂画楼。
    欲尽故人尊酒意,春风江上暂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