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小松

南北朝 ·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0)
纠错/补充

小松翻译和注释

译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注释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péng)(hāo)
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蓬蒿:两种野草。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直待:直等到。凌云:高耸入云。始道:才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小松拼音版

zì xiǎo cì tóu shēn cǎo lǐ ,ér jīn jiàn jiào chū péng hāo 。
shí rén bú shí líng yún mù ,zhí dài líng yún shǐ dào gā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小松作者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出身寒微,早得诗名,然屡试不第。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僚。入后梁,得后梁太祖(朱温)赏识,于开平元年(907)授翰林学士,迁主客员外郎,五日便卒。其诗多讽时刺世之作,时人赞其诗多「壮言大语」,能使「贪夫廉,邪臣正」。在艺术上,杜荀鹤专攻近体,尤长七律,不重辞藻,善用白描手法,诗风质朴自然,明快有力,后人称之为「杜荀鹤体」。曾自编《唐风集》三卷,录诗三百余首。

精彩推荐

  •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
    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
    为梁资大厦,封爵耻嬴秦。幸此观光日,清风屡得亲。

  • 五粒小松歌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绿波浸叶满浓光,
    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

    檐碍修鳞亚,霜侵簇翠黄。唯馀入琴韵,终待舜弦张。

  • 西斋小松二首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 僧院小松

    抛杉背柏冷僧帘,锁月梳风出殿檐。
    还似天台新雨后,小峰云外碧尖尖。

  • 题小松

    何处劚云烟,新移此馆前。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