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作法自毙 [ zuò fǎ zì bì ]
释义: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正法眼藏 [ zhèng fǎ yǎn cáng ]
释义: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出处:《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抱法处势 [ bào fǎ chǔ shì ]
释义: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出处:《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坏法乱纪 [ huài fǎ luàn jì ]
释义: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依法炮制 [ yī fǎ páo zhì ]
释义:依照老办法制中药。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
出处: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但还少见到有人衷心羡慕这种罪恶,认为大有依法炮制的价值。”
依法砲制 [ yī fǎ pào zhì ]
释义:依照老办法制中药。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
以法为教 [ yǐ fǎ wéi jiào ]
释义: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出处:《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明法审令 [ míng fǎ shěn lìng ]
释义: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出处:《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枉法徇私 [ wǎng fǎ xùn sī ]
释义: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闻知你公正廉能,不肯枉法徇私。”
正法直度 [ zhèng fǎ zhí dù ]
释义: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执法不阿 [ zhí fǎ bù ā ]
释义: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作法自弊 [ zuò fǎ zì bì ]
释义:指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如法炮制 [ rú fǎ páo zhì ]
释义:炮制:用烘、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不法之徒 [ bù fǎ zhī tú ]
释义: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1回:“而今我国大清,焉有这样不法之徒?”
执法犯法 [ zhí fǎ fàn fǎ ]
释义:指执行法律的人违背法律
王法无情 [ wáng fǎ wú qíng ]
释义:王法: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
出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这两个都不待秋后取决,才见的官府内王法无情。”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 xì fǎ rén rén huì biàn,gè yǒu qiǎo miào bù tóng ]
释义: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
出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
释义: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取法乎上 [ qǔ fǎ hū shàng ]
释义: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出处: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
执法不公 [ zhí fǎ bù gōng ]
释义:拒绝公正,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