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贵而贱目 [ guì ér jiàn mù ]
释义: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国而忘家 [ guó ér wàng jiā ]
释义: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和而不唱 [ hé ér bù chàng ]
释义: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出处:《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和而不同 [ hé ér bù tóng ]
释义: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合而为一 [ hé ér wéi yī ]
释义: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
华而不实 [ huá ér bù shí ]
释义: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惠而不费 [ huì ér bù fèi ]
释义: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虎而冠 [ hǔ ér guàn ]
释义: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货而不售 [ huò ér bú shòu ]
释义:想卖却卖不出去。货:卖。
兼而有之 [ jiān ér yǒu zhī ]
释义: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出处:《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敬而远之 [ jìng ér yuǎn zhī ]
释义: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久而久之 [ jiǔ ér jiǔ zhī ]
释义: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谲而不正 [ jué ér bù zhèng ]
释义: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渴而掘井 [ kě ér jué jǐng ]
释义: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困而不学 [ kùn ér bù xué ]
释义: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困而学之 [ kùn ér xué zhī ]
释义: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渴而穿井 [ kě ér chuān jǐng ]
释义: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劳而无功 [ láo ér wú gōng ]
释义: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老而不死 [ lǎo ér bù sǐ ]
释义: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斗而铸锥 [ dòu ér zhù zhuī ]
释义: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