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黄锺毁弃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释义:比喻贤才不用。
朝锺暮鼓 [ zhāo zhōng mù gǔ ]
释义:佛寺晨撞锺,暮击鼓以报时。同“朝钟暮鼓”。
黄锺瓦缶 [ huáng zhōng wǎ fǒu ]
释义: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盗锺掩耳 [ dào zhōng yǎn ěr ]
释义:《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则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劝进今上笺》:“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窃锺掩耳 [ qiè zhōng yǎn ěr ]
释义:亦作“ 竊鐘掩耳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喻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亦猶竊鐘掩耳,以衆人爲不聞;鋭意盜金,謂市中爲莫覩。”《通志·总序》:“後世衆手修書,道傍築室;掠人之文,竊鍾掩耳。”参见“ 掩耳盜鐘 ”。
朝锺暮皷 [ cháo zhōng mù gǔ ]
释义:见“ 朝鐘暮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