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比比皆然 [ bǐ bǐ jiē rán ]
释义: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宠辱皆忘 [ chǒng rǔ jiē wàng ]
释义: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满盘皆输 [ mǎn pán jiē shū ]
释义: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
释义: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出处: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唐·李商隐《槿花二首》
须发皆白 [ xū fà jiē bái ]
释义: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
一坐皆惊 [ yī zuò jiē jīng ]
释义:指满座皆惊服。同“一坐尽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玉石皆碎 [ yù shí jiē suì ]
释义:犹玉石俱焚。
出处:三国·魏·锺会《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
鸡犬皆仙 [ jī quǎn jiē xiān ]
释义: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全民皆兵 [ quán mín jiē bīng ]
释义: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出处:王朔《痴人》:“我知道这种勾当已发展到五花八门、全民皆兵的程度。”
投刃皆虚 [ tóu rèn jiē xū ]
释义: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释义: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国人皆曰可杀 [ 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 ]
释义:全国人民都认为他该死。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梁惠王下》
世人皆知 [ shì rén jiē zhī ]
释义:世人:所有人。指很多人都知道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国及其执政党内,干部中大山头不明显,但小山头小圈子则处处存在,世人皆知。”
万事皆休 [ wàn shì jiē xiū ]
释义:万:概数,多;万事:一切事情;休:休停。指一切平安无事或事情结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4回:“宋江兵若不来,万事皆休。若是那伙蛮子来时,小将自出去与他相敌。”
心胆皆碎 [ xīn dǎn jiē suì ]
释义: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毛发皆竖 [ máo fà jiē shù ]
释义: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回:“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杨忠觉得毛发皆竖,连忙起身,手掣宝剑。”
穷通皆命 [ qióng tōng jiē mìng ]
释义:穷:不得志;通:通达。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
出处: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
举目皆是 [ jǔ mù jiē shì ]
释义: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
出处:林语堂《思满大人》:“今也不然,举目皆是‘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