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良人得意正年少
- 拼音
- liáng rén dé yì zhèng nián shào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平仄
- 韵脚
- 上声十七筱、去声十八啸
- 上一句
- 郁郁葱葱佳气浮
- 下一句
- 今夜醉眠何处楼
「良人得意正年少」出自:《闻夫杜羔登第(一作闻杜羔登第又寄)》
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良人得意正年少」作者: 北朝乐府
「良人得意正年少」辞典释义
◎ 良人的意思
⒈ 贤者;善良的人。
引《诗·大雅·桑柔》:“维此良人,作为式穀。”
《庄子·田子方》:“昔者寡人梦见良人。”
晋 潘岳 《西征赋》:“简良人以自辅,谓 斯 忠而 鞅 贤。”
《水浒传》第四五回:“原来这婆娘倒不是个良人。”⒉ 古时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引《孟子·离娄下》:“齐 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后反。”
赵岐 注:“良人,夫也。”
唐 白居易 《对酒示行简》诗:“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清 尤侗 《铁夫人》诗:“武皇 南巡臣拜杖,良人繫狱妾心丧。”⒊ 指美人。
引《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陈奂 传疏:“良人犹美人。”⒋ 平民;百姓。
引《后汉书·酷吏传·董宣》:“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官奴婢六十已上,免为良人。”
唐 白居易 《道州民》诗:“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金主 詔曰:‘诸良人知情嫁奴者,听如故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从所欲。’”⒌ 旧指身家清白的人。
引《水浒传》第七回:“林冲 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西门庆 ﹞专一飘风戏月,调占良人妇女。”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宋为富 强佔良人为妾。”⒍ 即乡大夫。古代的乡官。
引《国语·齐语》:“十连为乡,乡有良人。”
韦昭 注:“良人,乡大夫也。”⒎ 西汉 妃嫔的称号。 东汉 废。 魏、晋、南朝 曾又设置。
引《汉书·外戚传序》:“汉 兴,因 秦 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 得意的意思
⒈ 领会旨趣。
引《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列子·仲尼》:“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捷悟》:“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义理一原须得意,知行两字在潜心。”⒉ 犹得志。
引《管子·小匡》:“管仲 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 楚,则 楚 得意於天下;在 晋,则 晋 得意於天下,在 狄,则 狄 得意於天下。”
《史记·六国年表》:“秦 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东巡 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天子方举西巡狩之典,幸 五臺,示得意。”
刘绍棠 《乡土与创作》:“后来少年得意,一帆风顺。”⒊ 称心,满意。今亦指骄傲自满,沾沾自喜。
引汉 刘向 《列女传·黎庄夫人》:“黎庄夫人 者, 卫侯 之女, 黎庄公 之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甚不得意。”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书京兆 西明寺 《金刚经》,有 钟、王、欧、虞、褚、陆 诸家法,自为得意。”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西游记》第三一回:“你凡事攛唆,是他个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寻 老孙 怎的?”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十二:“﹝ 小芹 ﹞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三章:“陆希荣 得意地笑了笑,说:‘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西北潘记皮毛公司的副总经理。’”⒋ 指及第。参见“春风得意”。
引唐 赵氏 《闻夫杜羔登第》诗:“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期尔香浮曲水,夸得意於春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得意》:“越 人以试雋为得意。”◎ 正的意思
【辰集下 • 止】正·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古文〕㱏【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又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又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又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又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又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又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又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又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又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又【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又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又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又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又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又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又【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又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又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又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又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又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又複姓,漢有正令官。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又【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又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又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又【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又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年少的意思
⒈ 年轻。
引《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
郭沫若 《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⒉ 犹少年。
引《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
总述:诗句良人得意正年少出自《闻夫杜羔登第(一作闻杜羔登第又寄)》。作者是唐朝诗人赵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