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一朝先拂衣
- 拼音
- yī zhāo xiān fú yī
- 平仄
- 仄平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五微、去声五未
- 上一句
- 几日同携手
- 下一句
- 东山有茅屋
「一朝先拂衣」的意思,全诗译文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送君归山我心已惆怅,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谁?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一起相处才只几天,忽然你却辞官先归。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东山里还有我住过的茅屋,请替我扫一扫那陋室柴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一朝先拂衣」出自:《送张五归山》
「一朝先拂衣」作者: 王维
「一朝先拂衣」辞典释义
◎ 一朝的意思
⒈ 一个早晨。
引《诗·小雅·彤弓》:“鐘鼓既设,一朝饗之。”
《汉书·贾谊传》:“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
汉 王充 《论衡·状留》:“不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⒉ 一时;一旦。参见“一朝之忿”。
引《淮南子·道应训》:“使者謁之, 襄子 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
《魏书·艺术传·刘灵助》:“灵助 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谓方术堪能动众。”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一朝有事,连队上点我的名时,说是给婶婶买海味去了,那要得吗?”⒊ 一次觐见或朝拜。
引《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如家人父子礼。”
《宋史·光宗纪》:“丁酉,詔丞相以下,月一朝 重华宫。”⒋ 满朝。
引《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今臣言一朝皆不忠,是诬一朝也;然其事类,可推而得。”
《诗大序》“是以一国之事,繫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唐 孔颖达 疏:“《北门》《北山》,下怨其上,未必一朝之臣皆怨上也。”◎ 先的意思
【子集下 • 儿】先·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又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又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又【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又【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拂衣的意思
⒈ 提起或撩起衣襟。
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⒉ 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引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⒊ 振衣而去。谓归隐。
引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总述:诗句一朝先拂衣出自《送张五归山》。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