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字结尾的成语大全
爱人好士 [ ài rén hào shì ]
释义: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不栉进士 [ bù zhì jìn shì ]
释义: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处:唐·刘讷言《谐喙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椎牛飨士 [ chuí niú xiǎng shì ]
释义: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伤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傲贤慢士 [ ào xián màn shì ]
释义: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斗酒学士 [ dǒu jiǔ xué shì ]
释义: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端人正士 [ duān rén zhèng shì ]
释义:指端庄正直的人。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二桃杀三士 [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
释义: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法家拂士 [ fǎ jiā bì shì ]
释义: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白衣秀士 [ bái yī xiù shì ]
释义: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高人逸士 [ gāo rén yì shì ]
释义: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出处: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庐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
高斋学士 [ gāo zhāi xué shì ]
释义: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鹤鸣之士 [ hè míng zhī shì ]
释义: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出处:《周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释义: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狷介之士 [ juàn jiě zhī shì ]
释义: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出处:《晋书·向秀传》:“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金闺国士 [ jīn guī guó shì ]
释义: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二六○:“勉求玉体长生诀,留报金闺国士知。”
解甲休士 [ jiě jiǎ xiū shì ]
释义: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指不再战斗。
出处:汉·张昶《西岳华山堂阙碑铭》:“昔萧相辅佐之功,功冠群后,弗以加之,遂解甲休士,阵而不战。”
敬贤下士 [ jìng xián xià shì ]
释义: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
敬贤重士 [ jìng xián zhòng shì ]
释义: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同“敬贤爱士”。
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四折:“元帅宽仁厚德,敬贤重士,岂肯记旧仇,并不挟冤。”
敬贤爱士 [ jìng xián ài shì ]
释义: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字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开科取士 [ kāi kē qǔ shì ]
释义: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