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真成云汉抉天章
- 拼音
- zhēn chéng yún hàn jué tiān zhāng
- 平仄
- 平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下平七阳
- 上一句
- 却忆手栽双柳句
- 下一句
- 苏仙何在立苍茫
「真成云汉抉天章」出自:《浣溪沙(次韵昌甫)》
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苏仙何在立苍茫。
「真成云汉抉天章」作者: 韩淲
「真成云汉抉天章」辞典释义
◎ 真成的意思
⒈ 真是;实是。
引唐 李白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卫青 谩作大将军,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张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⒉ 真个;的确。
引南朝 梁简文帝 《和人以妾换马》诗:“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儿。”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陆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诗:“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云汉的意思
⒈ 银河,天河。
引《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毛 传:“云汉,天河也。”
汉 张衡 《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
唐 李咸用 《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 崑山 火后玉灰飞。”
明 许潮 《赤壁游》:“青嶂吐蟾光。云汉澄江一练长。”
清 陈梦雷 《拟古·迢迢牵牛星》诗:“牵牛处河东,河西闲织女。云汉烂清光,佳期渺何许。”⒉ 云霄,高空。
引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羇。”
宋 王安石 《相鹤经》:“生三年,顶赤;七年,飞薄云汉。”
清 龚自珍 《语录》:“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纪宇 《致青年朋友组诗·贡献歌》:“是雄鹰,鸟瞰五洲,搏击云汉,它怎么能甘心与鸡作伴。”⒊ 后因以“云汉”为炎暑干旱之喻。
引《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郑玄 笺:“时旱渴雨,故 宣王 夜仰视天河,望其候焉。”
《太平广记》卷二一〇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刘褒,汉桓帝 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⒋ 喻帝王的美德。
引南朝 宋 王微 《杂诗》之一:“常怀云汉渐,常欲復 周 《雅》。”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李周翰 注:“云汉,喻文德也。”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天威咫尺,诚寤寐而无违;云汉昭回,固瞻仰而何及。”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表》:“云汉之回甚昭,日月之照方久。”⒌ 比喻美好的文章。有时特指帝王的笔墨。
引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韩淲 《浣溪沙·次韵昌甫》词:“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然云汉天章,留之秘阁,使辅臣不时展閲。”◎ 抉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抉·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於悅切【集韻】娟悅切,音妜。【說文】挑也。【集韻】剔也。【增韻】捾也。【史記·伍子胥傳】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之入滅吳也。【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又【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玦。義同。或作刔。又通作觖。【前漢·孫寶傳】故欲擿觖,以揚我惡。【註】擿觖謂挑發也。與抉同。又與決通。縱弦彄也。【周禮·夏官】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註】抉謂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著右手巨指。【史記·蘇秦傳】革抉㕹芮,無不畢具。【註】以革爲決也。又【唐韻】於決切【集韻】【韻會】【正韻】一決切,讀與吷近。亦挑也。◎ 天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天·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1
〔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又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又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又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潛詩】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又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章的意思
【午集下 • 立】章·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又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又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又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又【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又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又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又【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又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又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又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又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又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又【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又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又總章,舜明堂名。又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又姓,秦將章邯。又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又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又俗或謂舅曰章。又【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又懼貌。亦作慞。又【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又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总述:诗句真成云汉抉天章出自《浣溪沙(次韵昌甫)》。作者是宋朝诗人韩淲。